台湾第一个机械业印度厂赚钱了!富强鑫王俊贤研发新品用时间熬出新成长曲线
台湾最大塑胶注塑机台厂富强鑫精密工业执行长王俊贤2018年拍板到印度设厂,次年随即遇到新冠肺炎冲击,撑过低谷,富强鑫去年营收已创历史新高,印度厂更在2023年第2季开始赚钱,而王俊贤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让台湾有一家能挤入全球前10强的塑胶注塑制造商。
富强鑫创立已49年,早期是车床机台起家,后来转做塑胶注塑成型机,创办人是三兄弟:王伯壎、王伯祥、王伯豊,兄弟感情无间联手打造富强鑫成为台湾第一大,富强鑫5年前也进入传承接班,2018年宣布升任董事长王伯壎长子王俊杰任副董事长,二子王俊贤任执行长,但其实,栽培计画早已启动18年。
富强鑫董事长王伯壎(右者)和总经理兼执行长王俊贤(左者)。
王家第二代,长子王俊杰1971年出生,次子王俊贤1973年出世,而富强鑫1974年创立,所以王伯壎在家常笑称家有三兄弟,富强鑫就是家中小弟,王俊贤回忆,小时常去工厂玩耍,但父亲从没有预告接班规划,开放子女各自照兴趣发展,他念完成大机械与中山大学自动控制硕士,就加入公司。
富强鑫-王俊贤
他表示,同学毕业多到电子五哥大厂工作,如果不接班,大概也会是同样的发展路线,但家里有事业基础,设备做到台湾第一大,有一定影响力,选择回家接班是很自然的决定。
不吃槟榔不烟酒老董「以身作则」传承
※ 提醒您:禁止酒驾饮酒过量有碍健康※ 提醒您:抽烟,有碍健康
虽然机械设备业被称为是黑手行业,给外界印象就是草根味浓,但董事长王伯壎却不烟不酒,也不吃槟榔,「父亲号称没有醉过,因为他不喝酒,也不靠应酬做生意,所以我们那种生意都做不到,给同业做。」王俊贤表示,父亲给他最大的教导是「以身作则」,父亲的栽培术就是亲身示范给两子看,让第二代做中学。
「接班不会一瞬间成功,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就想尽办法把握时间去学,在决策部分,董事长累积很多经验,这种累积是最难传承的。」王俊贤回想。
机械产业传承相当不易,领导人要懂技术又得会行销,管理也是学问,这也让接班人的培育时间要比一般产业漫长,王俊贤接任执行长那年45岁,而他是他27岁硕士毕业就进公司,从最基本的机械设计做起,再到工厂实习生产管理与采购,最后到行销业务单位,中间还多念了一个EMBA硕士,2018年他接班前已是副总,样样都摸过一遍。
台南富强鑫执行长王俊贤背后巨大的塑胶注塑机组装线。记者刘学圣/摄影
父亲是接班生效前的一个礼拜,才告知王俊贤这个决定。他认为,是到一个时间点,父亲判断两人心态够成熟,决策大致没有问题,就交棒了,「很明显这是一个渐进式过程,我是先做了执行长的工作之后,然后才被胜任执行长。」王俊贤表示,他今年50岁,45岁接班已经在二代算晚,但也是机械产业不得不的培育过程。
上任拍板印度厂设立次年遭遇COVID逆风
接班同年,王俊贤决策到印度设厂,为集团找下一个成长曲线,富强鑫是机械设备业第一个到印度设厂的台商。而选定印度成为大中华区以外第一个生产基地,主要是看好当地人口红利,期望成为富强鑫下一个中国大陆市场。
不过,2019年全球爆发疫情,随即让王俊贤碰上执行长任内第一个挑战,当时他问父亲王伯壎该怎么应付?父亲回答:他也没有遇过。 「这就表示没有答案,要靠自己去处理。」王俊贤说。
当时他的策略是将在台湾的印度籍同仁进行训练后,派回印度厂产线担任种子员工,其次将台湾品保流程复制到印度,透过视讯会议远距管理,靠印籍干部撑住营运,也由于富强鑫是第一个前往设厂的机械业者,建立供应链铸件、加工、热处理,到导入工厂管理制度都得从零开始。
所幸今年疫情已解除,印度厂产能将持续扩张,未来可望超过台湾厂,根据富强鑫财报,投资5年的工厂已在2023年第2季开始小幅获利(上半年仍为亏损)。
富强鑫在中国大陆已有宁波、东莞两工厂,其中宁波厂更是当地出口创汇第四名,中国大陆营收占比过半,是富强鑫最大市场,由大哥王俊杰坐镇宁波,兼任中国富强鑫总部董事长,并推动杭州湾新区厂建厂,将于2024年开幕投产。
十年投资发酵改LOGO强化形象
2011年,他也推动品牌企业识别更新,三个英文字母缩写FCS变成流线型字样,加上绿色诉求环保节能。
王俊贤推动品牌企业识别更新,三个英文字母缩写FCS变成流线型字样,加上绿色诉求环保节能。记者刘学圣/摄影
而由于念机械系,王俊贤也主导许多关键新品开发,过去塑胶注塑多为单色注塑,2008年起他规划研发双色及多色注塑成型机,规格最高可以做到5色,初期客户不知道可以用于何处,直到汽车业兴起,吹起轻量化风潮,2020年市场需求转向双色注塑成型机,想利用塑胶取代钢材及玻璃,使多色机已成为富强鑫主力产品,在中国大陆车厂及全球前6大车灯厂有很高市占率。
现在,王俊贤已开始布局下一个成长引擎:物理发泡注塑成型系统GENTREX,看好节能减碳议题,2025年起国际制鞋业禁用化学发泡剂,将带来换机需求。 「所以其实我的工作大概都是绕技术打转,上一次成功的产品推了10年,其实GENTREX我们也已经布局7~8年了,要看得到成绩,算一算都要布局8~10年,我们这行周期就是很慢,接班的培养也是比较困难。」
现在,即便王俊贤已是执行长,他每个月都还亲自到工厂最前线去验车,做品保的抽检,由于事前不告知评检人员何时会去,他自己也分担业务目标,每月报告进度,跟父亲一样从细节管理起,以身作则带领团队。
「现在我的风格跟父亲越来越靠近,以前有点叛逆,会觉得我们接班就要用新的方法,但是我觉得有关细节的事情,我跟父亲是越来越靠近,有些东西没有对错,但事关细节掌握度。」如今王俊贤接班后,不再刻意跟父亲不同,反而更能细细咀嚼管理面向中不同的细节,体会管理面的成熟境界。
王俊贤加入富强鑫时公司营收才7~8亿元,如今已是45亿元规模的公司,他也期许,下一个目标是跨过110亿元营收门槛,代表台湾取得国际塑胶注塑机前10强资格。
资料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