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鑫:智能机械与智能制造的创鑫之路
图:富强鑫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执行官 王俊贤
在「工业4.0」与「减碳目标」双轴驱动下,台湾射出成型产业正迈向智能化与绿色化的深层转型。整体趋势聚焦于生产数字化、联网化与智能化,并致力于将传统工厂转型为具备自我调节与决策能力的智能工厂。台湾整体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着重于以下发展:
- 首先,射出机与辅助设备透过工业物联网(IIoT)联网,成为整体制造系统的一部分。安装于设备上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模穴压力、能耗、产量、不良率等关键数据,透过 AI 与大数据分析,实现透明化履历、MES 监控与横向决策支援。
- 其次,智能产线促成垂直整合,从接单、排程、供料、射出、后加工、品管到物流,全流程衔接于同一数字平台。系统内置 AI 模组优化工艺与品质,管理者可 24/7 掌握状况并迅速应对。
- 最后,预测性维护提升整体效能,透过集中监控分析射出机状态,安排最佳保养时机,避免同时故障。未来可依交期与设备健康动态调整排程,确保效率与稳定。
台湾面对劳力短缺,企业需依赖数字与AI技术减少对人工经验的依赖,补足技术人力缺口。
一、从设备制造商迈向智能制造领航者
富强鑫的转型不仅止于设备升级,更从系统架构、数据整合、传感应用到AI算法全面创新,展现强大的系统整合能力。透过内部转型与产学合作,成功打造「iMF 4.0 智能制造平台」,协助客户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
此平台分为四大核心模组:智能机械、智能周边、智能制造与智能管理,其中「智能管理」整合 MES、WMS、SRM 等数字系统,扮演智能工厂中枢角色。
二、FCS「iMF 4.0 智能制造」平台四大架构
智能机械|智能感知与自我优化
FCS 射出机内置多种传感器,能结合 AI 算法自动识别熔体粘度变异并进行参数补偿,稳定产品品质,降低调机时间与成本。未来将推进设备预兆诊断,有效预防故障、提升稼动率与保养效率。
智能周边|设备联网与协同控制
射出机与模温机、吸料机、冷却机、机械手臂等设备透过 Modbus、OPC UA、EUROMAP 77 等通讯协定整合,由主机控制器统一管理。代表性应用如「智能流动平衡模组」,可实时补偿多模穴间熔体流速差异,提升填充均匀性与良率,所有设备状态亦可于 HMI 同步监控,提高效率与故障排除速度。
智能制造|实时制程监控与品质管理
此模组整合机台数据与传感器信号,建构「产品履历追踪」与「智能化品质鉴别模型」。前者可记录每模次制程参数、原料、环境等信息,满足高可追溯性需求;后者则透过特征比对建立良品标准,自动判别良品与瑕疵品,并可结合机械手臂自动剔除,实现无人品检与智能控管。
智能管理|数据整合与生产决策核心
整合 OEE 管理,透过稼动率、效率与良率等指标,掌握产线状况并分析瓶颈。具备实时工单派工、排程、异常分析、趋势监控与远端决策支援等功能。此外,FCS 持续拓展平台涵盖至 WMS、SRM、EMS 与 EDI,打造一体化智能工厂。
三、推动智能制造的策略与成果
全球布局|技术中心与智能据点
FCS 于台湾、东莞、宁波、与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等地共设有五座工厂,并于 2025 年在宁波成立应用技术中心,强化区域支援与智能制造展示。机台连线数突破千台,积极参与中国 Chinaplas 展、德国 K 展等发表最新成果。
应用案例|智能化技术落地成果
FCS 开发的熔体变异自适应控制系统,应用于 PP 工具盒制程,将重量变异从 6.65g 降至 2.97g,成型稳定性提升 55%。
在多模穴流动平衡方面,透过传感器与热浇道补偿,PP 方型容器盒盖熔体流速差异降低 50%,提升一致性与效率。
智能品质鉴别模型在无模穴压力传感器下,运用机台数据成功达成 100% 品质辨识率,应用于 PCR 聚丙烯餐盒品质控管,展现高精确度。
台湾凡○康企业导入 iMF 4.0 后,OEE 提升 9%、稼动率提升 7%、效率提升 5%,每台设备年增获利达 123 万元,月产能增加 52 小时,显著提升稳定性与接单信心。
结语|打造智能成型产业的领导品牌
富强鑫以射出成型专业为根基,融合软件、传感、云端与 AI,构建 iMF 4.0 平台,转型为「智能制造整合解决方案供应商」。面对工业 4.0 与 ESG 浪潮,FCS 以平台为核心、技术为动能,打造高附加值、低碳、可扩展的智能成型产业生态系,为全球客户创造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