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技术

双色机与一般注塑机最大的差别在于注塑单元及活动模板的设计。一般而言,双色机有两组独立分开的注塑单元,一般注塑机则只有一组注塑单元。而两组注塑单元的配置方式则随各厂家的设计而有多种形式,如水平平行同向配置、水平Y型同向配置、水平L型配置、垂直L型配置、垂直Y型配置,甚至搭配二板式锁模结构而有水平平行对向配置等。至于活动模板的设计则是必须提供旋转的机制,一般常见的设计如增加转盘或转轴机构等,以提供180°往复旋转功能,使模具产生循环交替动作。另有些特殊双色模具则不需转盘或转轴机构,而由模具进行滑动交替或水平旋转。

混色及夹层注塑机与一般标准机几乎相同,唯一不同点是混色及夹层机有两组注塑单元而由一个共同射嘴将原料注入模具内。而混色机及夹层机的差别,也就在于复合射嘴的设计不同。

1.对内外层不同塑料的产品,可取代传统二次加工改为一次成型。
2.核心料可使用低黏度之原料、降低注塑压力。
3.核心料可使用回收之废料或低品质原料以降低成本。
4.皮层料可采用优质具特殊表面性质或防电磁波干扰等材料,以增加产品性能。
5.适当的皮层料与核心料配合可以减少成品残余应力,增加产品强度。

一般而言,以现有的旧模具与混色及夹层机直接搭配即可产生混色、花纹、渐层及内外夹层的产品效果,使旧有模具产生新的利益。但若是要搭配双色机则必须是依照产品而特殊设计的双色模才能够生产双色分明的产品。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是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将氮气射入模穴内,并以氮气进行保压工程,因而使成品掏空减重,防止成品收缩凹陷并降低成型所需压力,因此又称为「氮气中空注塑成型」或「低压中空注塑成型」,简称气辅。但气体辅助注塑成型与吹气成型(Blow Molding)并不相同。以上的气辅成型一般归类为「内部气辅」(Internal GAIM),另一种称为「外部气辅」(External GAIM)则是先将熔融原料注入模穴,然后将气体吹入模具与原料之间,气体压力会将原料推到模具之对面方向,藉由气体作用力可克服原料在冷却过程中的收缩问题,所以成型后的产品就不会产生凹陷现象。这种成型方法适合只有单面外观要求精致的产品。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主要包含下列步骤:
1. 将定量塑料注入模具内。
2. 氮气注塑:使成品掏空减重,并辅助塑料流动。
3. 氮气保压:因塑料冷却收缩,因此氮气会进行二次渗透(secondary penetration),并防止成品凹陷翘曲。
4. 释放高压氮气:将模穴内的氮气释放出来。

1.对粗厚型成品:
a. 节省塑料,成品轻量化20~50%。
b. 成型周期缩短(冷却时间缩短)可达20%。
c. 模具费用降低。
d. 减少后加工。
2.对平板型成品:
a. 设计多样化。
b. 外观改良,电镀效果佳。
c. 消除成品厚肋骨的凹陷现象。
d. 实现低压成型、锁模力降低。
e. 成品残留应力小、降低成品翘曲变形。
f. 增加成品结构刚性。
g. 减少零件数。

气辅成型已成功应用于各种热塑性塑胶如PP、PE、ABS、PC/ABS、PC、PS、PVC、PPO、PBT、TPU…等塑料,但是热固性塑胶较不适用,而高含量之填充材塑料则会有表面品质问题。

需使用纯度98%以上的氮气,因为氮气容易获得、价格便宜且不会与塑料发生反应,而高压空气中的氧会与熔胶混合燃烧,因此较不适合。

要使用气体辅助注塑技术需有下列设备:
1. 注塑成型机
2. 气体辅助注塑装置
3. 氮气产生机或氮气瓶
4. 空气压缩机
5. 必要的成型周边设备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所牵涉的技术包括模具设计、成品设计、气针位置的分析设计、气辅装置本身的技术、注塑成型技术、成型不良的排除、模流分析技术等。

不需要,富强鑫的气体辅助射出系统可与任何厂牌的射出机连线操作。

本公司除销售气辅设备外,针对气辅成型技术亦可提供教育训练、模流CAE分析、产品结构设计、实作辅导、搭配注塑机之整厂技术服务。

1.五段气体压力及流速控制(适合任一气辅模具)
2.单机双独立回路,可扩增至4回路。
3.闭回路压力控制
4.最大输出气压340 bar
5.控制器采用易于操作的触控式萤幕
6.动态图形监控成型压力曲线
7.50组模具名称管理及记忆功能
8.低压空气二阶段高效率增压
9.比例阀精度0.1%、压力感测器精度1%、压力表精度3%
10.机台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

此两者在外观上完全相同,差别在于GA-25是包含增压器的气体辅助注塑系统,而GA-25C则是不包含增压器的气体辅助注塑控制器。两者的选用主要是依客户厂内设备之需求现况而定。 GA-25适合做全厂低压配管,GA-25C则适合全厂高压配管。

线上咨询
预约报修